一篇文章让你了解正宗原产地六安瓜片的前世今生

首先说明下,本人只是生长在六安瓜片原产地金寨县麻埠镇响洪甸村,并不是从事茶叶销售行业,只是因为家里产六安瓜片茶叶,平时喜欢学习一些关于六安瓜片的知识和文章,也喜欢茶叶季节在网上发发文章宣传下家乡。但由于本人学习能力和知识有限,文章中所讲的内容未必正确,欢迎各位朋友多多指点。

关于六安瓜片的创制历史,强烈建议大家看看安徽农业大学丁以寿教授的一篇《六安瓜片茶创制历史钩沉》的文章,以下文章大部分内容来自这篇文章。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中国烘青绿茶的典型代表。其“瓜子片”外形和“拉老火工艺,在中国茶叶中独树一帜。六安瓜片是六安产的茶叶中的后起之秀,但是六安产茶确是历史悠久。

“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明·陈霆《两山墨谈》)陈霆(约1477年-1550年),字声伯,号水南,浙江德清县人。明朝正德二年(1506年)贬为六安州判官,正德四年(1508年)冬移知徽州府休宁县,在六安仕官三载,亲历六安茶作贡茶的历史。六安贡茶,始于明朝初期,直到清朝咸丰年间贡茶制度终结,历经两朝共近五百年。

“六安茶:品亦精,入药最效。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味苦,茶之本质实佳。”(明·屠隆《茶笺》)“松萝香重;六安味苦,而香与松萝同。”(明·熊明遇《罗岕茶疏》)六安茶味苦重,但品质属上乘。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明·许次纾《茶疏》)六安茶是江北第一茶,很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等北方广大地区的欢迎。

“居士姓茶,族氏众多,枝叶繁衍遍天下。其在六安一枝最著,为大宗;阳羡、罗岕、武夷、匡庐之类,皆小宗;蒙山又其别枝也。”(明·徐岩泉《茶居士传》)六安茶产量最大,传播最广,在明代是大宗。

“近以岕山茶为君,虎丘茶为相,六安、潜山茶为将。”(清·刘源长《茶史》)六安茶堪与岕茶、虎丘茶、潜山茶相伯仲。

“岕茶如名士,武夷如高士,六安如野士,皆可为岁寒之交。六安尤养脾,饱食最宜。”“予少年嗜六安茶,中年饮武夷而甘,后乃知岕茶之妙,此三种可以终老。”(清·张英《聪川斋语》)六安茶与武夷茶、岕茶齐名。

此外,明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中均写到六安茶。

六安茶贡于明清,是明清时期中国著名的茶叶。但不能把六安茶与六安瓜片茶等同,两者有区别。六安瓜片茶是在六安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六安茶的后起之秀。所有有些文章中把六安茶等同与六安瓜片来说,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尤其不少文章中拿《红楼梦》里面的“不吃六安茶”来说六安瓜片。

(以上六安茶历史的段落引用自安徽农业大学丁以寿教授《六安瓜片茶创制历史钩沉》)

说到六安瓜片茶,必须要提金寨麻埠镇。一、关于六安瓜片初创的三个版本传说都提到在麻埠镇创制或者定型,可见当年麻埠镇产茶叶已经非常有名。二、六安瓜片最好产地齐山蝙蝠洞在麻埠镇齐山红石谷景区里面。

麻埠镇号称千年古镇,镇上最繁华的麻埠街在1957年(1958年)响洪甸水库蓄水后长眠于水下。如果不是2016年《考古队员再次潜水探寻金寨水下古镇——古麻埠镇》的报道,可能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这座千年古镇。不过对于金寨和六安人来说,麻埠镇依然熟悉,尤其是上年纪的人,年轻人未必知道。

麻埠是一古老集镇。北魏时(386~534)为霍州边城郡,故称边城。镇南城楼上镌有“边城保障”4字。镇上广福寺建于隋开皇十九年(599)。据志书记载,早在公元956年(宋太祖乾德三年),宋朝庭下令在全国置十三个茶场,其中金寨就置有两处,一是麻埠川,一是开顺口。可见金寨的茶叶生产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具有相当规模。清咸丰、同治年间,湖北、江西、皖南移民渐次入境定居,并建有湖北、江西、旌德、宁池等会馆。

麻埠镇以出产茶麻著名,镇四周的月牙畈、张家畈、冯家畈、俞家畈、董家畈及杨店、马店一带方圆数十公里,遍地皆麻,路人穿行其间有步步皆麻之感,故古称麻步或麻步川。周围山场面广,唐宋至明清,广植茶树,产量渐增,销往京、津、鲁、冀、晋和内蒙等地。明、清两代,设茶卡,有巡检司保护,麻埠附近齐山所产片茶入贡宫庭。清末民初,安徽茶厘分南北两局,南局在皖南屯溪,北局即设于麻埠镇,而其他各产茶地区只设局以下的分卡机构。民国31年(1942),麻埠年产线麻150万公斤,片茶71.6万公斤,大茶29.8万公斤,茶叶产量、质量为皖西之冠。

早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说;《文献通考》记载,公元965年(宋太祖乾德三年)金寨县境内就设有官办茶站;明代徐光启在其《农政全书》中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以下是关于六安瓜片初创的三个版本传说。

其一,约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的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朴,作为新产品应市,收到欢迎。消息不胫而走,麻埠镇茶行闻风而动。他们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峰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纷纷仿制。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子,遂称“瓜子片”,简称“瓜片”。

其二,六安麻埠镇祝家楼有个土豪,是袁世凯家亲戚。祝家常以当地土特产作礼物,茶叶自是不可缺少。据说袁世凯饮茶成癖,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都不能令袁世凯满意。约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世凯,不惜人力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品茶形质俱佳,获得了袁世凯的赏识。于是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应市后,蜚声遐迩,峰翅亦逊色,瓜片茶脱颖而出。

其三,六安先生店老松窠朱家有位小姐,聪明能干。十多岁就开始参与管理家务,记账、验租、入库、炒茶、发货、回款等等样样精通。朱家有片茶园,朱家的茶也曾顺着淠河销往外地。朱家小姐认为自家的茶叶不够清爽,滋味香气也不够,于是琢磨着自己来试炒茶。她选择春茶的第一、二片嫩叶,剔除梗、芽。炒茶要用手在铁锅里不停地翻动叶片,朱小姐的纤纤玉手忍受不了。于是就用小苕帚代替手在锅里翻炒。如是反复摸索,终于,朱家小姐的私房茶——绿片茶制成。

1905年,朱家小姐嫁到了麻埠祝家楼。麻埠有一户袁世凯家的姻亲——祝家楼的祝土豪,也就是朱小姐的婆家。祝家巴结袁家,经常送茶叶到袁家,但一直没能让袁世凯满意。朱小姐得知情况后,沏了一杯从家里带来的绿片茶让请公公品尝。祝老土豪品过,感觉很好,于是命家人按照儿媳的方法炒制新茶。经过几番实验,终于炒出了叶片自然平展、大小匀整、形似瓜子的崭新绿片茶。装筒、封口,急送入京。袁世凯品后,大为赞赏。京中官员亦赞誉有加。从此,“六安瓜片”不胫而走。

上述传说有一点比较一致,就是说六安瓜片茶创制于1905年前后。关于创制地点,一说是在六安麻埠齐头山附近的后冲;另一说是先在六安先生店老松窠初创,后在麻埠定型。

我在一篇网络小说《纨绔书生》里面看到有关于麻埠镇麻埠街的文字,其中有提到麻埠镇祝家楼就有一位姓祝的是当时麻埠镇茶商会的会长。

从上面小说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当年麻埠街祝家楼有个麻埠镇的茶商会,有一位祝姓的会长。

而且姓祝的会长在民国以前是麻埠镇的镇长,另外从最后一句推测姓祝的会长和袁世凯应该有亲戚。这个小说的内容似乎可以印证六安瓜片传说中的姓祝的和袁世凯亲戚,但是否送过六安瓜片就不得而知。也许这只是一个巧合。

而关于六安产茶叶之重要性,我在另外一篇文章《倪嗣冲与民初安徽匪患治理》中看到一段文字:“至1914年3月,安徽省的社会治安秩序开始好转,经济活动逐步恢复。皖北六安、霍山一带盛产茶叶,主要由北京、济宁、周口等地商人经营。由于匪患严重,致使这些商人心存恐惧,不敢前往。1914年3月9日,倪嗣冲电告顺天府尹和山东、河南民政长,请他们转告当地商人,“查该股匪徒奉大总统派兵痛剿,一律肃清。并由冲分派得力军队扼要驻扎,妥为保护,必无他虞。希即转各处商会晓谕茶商来皖运售,以维茶叶为盼”。次日,倪嗣冲又专门电告周口商会,并请周口商会转告京庄茶商,“匪徒已经痛剿,现已肃清”,望能前来经营,云云。”这里面并没有提到金寨县,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金寨县,金寨县是1932年成立的立煌县,麻埠镇原属于六安县,1932年成立立煌县时候由六安划入立煌县,1949年改为金寨县。麻埠镇当时是安徽重要的茶叶贸易重镇。千百年来,每到清明茶季,茶商就麇集这里,不过那时一般不称茶商,尊为茶客。四方茶客,分山东与下江两路。山东一路是北方的济南府,东昌府。下江则包括江浙与湖广。茶客一到,小镇犹如桃花春汛,一夜之间,整个镇子就沸腾起来。茶叶交易,对于买卖双方,无疑是盛大的节日。从南京、安庆、石牌赶来的京剧、徽剧班子,把锣鼓敲得震天价响,这是光天化日的行事。也有秘而不宣的事:麻埠街的茶庄和旅店,从界首、固始、武汉等地,广罗烟花美女。弄得镇子上,五步之内,必有芳草。不知道是盛情难却,还是居心叵测,反正每年都会弄翻几个花心茶客,令他们出师未捷身先醉。这些重色轻茶的家伙,因贪恋风情而落得山穷水尽。所以当时有流传这样的民谣:

一进麻埠,衣帽堂堂;

离开麻埠,鸟蛋精光;

鲜花岭上,回头望望,

下回有钱,再来逛逛。

在抗战时期,1938年安徽省临时省会迁往金寨县麻埠镇(当时三个镇:金家寨、麻埠镇、流波镇),麻埠镇上依然有不少烟花之地。我在一篇《规矩》的文章中看到的“梅苑”肯定是当时麻埠街最出名的烟花之地之一。

我在网上看到一些老先生写的关于麻埠的一些点滴回忆,这里也摘录下来供大家分享。也是当年麻埠街的一些往事。

麻埠,作为皖西大地上一个典型的商业城镇。诚实守信是所有店铺的基本守则。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对每家店铺进行点评。商铺的十大成(即姓名的最后一个字是成或诚,承,丞,臣等人)如装穷不穷李赞臣;装富不富李文成;关门倒店沈栋成;妈妈日~萧大臣(平时爱骂人);声文子曰杜敬诚等。这些形像的比喻活脱脱地勾勒出私营企业主的人生百态。麻埠人还有一个商业的黑名单。市面上流传的‘十不得’就是一个典型的黑名单。如某某人的包子吃不得;某某人的布店去不得;某某人的馆店进不得等等。如果被打入这样的黑名单,你的名声扫地,你的生意也就别想做了。我在麻埠的时候还很小。在我的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夜幕下各行各业的小贩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卖臭干子的小贩把挑子放在你家门口,那香香的略带点臭味的气息直往你家的门缝里钻。一直飘进你的被窝里。有一个外号叫小老总的卤菜在麻埠堪称一绝。那扑鼻的香味,油亮亮的卤菜用碧绿的荷叶包着,真让人垂涎欲滴。

麻埠的人文气息相当浓厚。大家和睦相处,不管每个家庭生活好坏,没有人攀比。不论每个家庭的贫或富,麻埠人出门在外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虽然衣服上面偶尔看到有几处补丁,但是他们的穿着相当得体。不失人的尊严。每个麻埠人的家里都打扫得纤尘不染。桌椅板凳没有丝毫油渍。他们虽然没有现代化的设施,居住条件寒酸,但是,他们虽居陋室,对于当时生活尽量美好的追求是矢志不渝的。

麻埠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丰富。当时虽然只有不到一万人的麻埠,却有一个专业的京剧团。每天晚上观众很多。还有很多买不起票的人聚集在剧场门口,等待着欣赏快散戏时‘放折子’的那一刻的精彩演出。镇上还有很多京剧票友,他们有时候也上台客串一把。麻埠人看戏是真正的懂得戏。一个小小的麻埠居然还有二个业余庐剧团。很多年轻的个体手工业者或者私有企业的学徒,是这两个剧团的主力。由于麻埠人居住集中,商铺林立。他们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大家相聚一起,快乐地体验着白天所没有的人际交往。当时还有几个女演员也参与其中。在刚解放的麻埠,这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年轻的男男女女在业余剧团里尽情地释放着他们的青春活力。

作为一个千年商铺,麻埠人从来不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家学徒。不给孩子养成大少爷的做派。他们把孩子送往别人家店铺去当学徒。每天清晨起床下门板,打扫卫生,给老板倒尿壶,端茶倒水,清洗茶具。学徒一律睡在柜台里面二尺宽的脚踏板上。他们必须等老板家里人吃过了饭以后才能赶紧扒几口饭。这是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不管你家境如何,进了师傅门都一视同仁。必须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体验着一个下人的艰辛。在生疏艰苦的环境里给所有人一种历练。这些很多年以前生意场里的规矩,在现在我认为仍然有他的现实意义。

文昌宫门口的那口隋朝的大钟,轻轻撞击一下,声传十里开外。它在向人们诉说着皖西大地上一座城池的古往今来和兴衰荣辱。现在金寨县仍然保留着麻埠的地名,这折射出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对于麻埠都有着一种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情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angmengshe@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付款 微信【扫一扫】付款 支付宝【扫一扫】付款 支付宝【扫一扫】付款
上一篇 2021年4月2日 下午9:01
下一篇 2021年4月2日 下午9: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